《纽约邮报》的本地新闻版编辑迈可·克林特被主编辑训得狗血淋头,惹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频频看向那个时不时传出怒吼声的房间。
“克林特这次是被骗了吧?希莱尔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什么的……”
“但是提供消息的人的确是希莱尔工作室的员工……”
克林特垂头丧气的从主编的房间出来,交头接耳的人们立即装作无事似的散开。
他的心情差透了,升任编辑以来没做出过好成绩,好不容易挖到了有价值的新闻,结果反应却不如理想,还被群嘲了一番。
恐怕他的位置也岌岌可危了吧……
克林特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听见同事对他说:“克林特先生,有人找你。”
他没什么心情见人,不耐烦的问:“谁?”
“是伊莎贝拉·布朗特小姐。”
迈可·克林特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只不过这次的声调拔高了几分:“……谁?!”
“克林特先生,你好。”温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是伊莎贝拉·布朗特。”
克林特僵硬的回头,对上脸容皎好的少女的笑容。
——伊莎贝拉·布朗特,文章里的主角,aka希莱尔。
她肯定是因为那篇报道而找上门的!!
……
会议室里,克林特心情忐忑不安。
除了找麻烦以外,他实在想不出伊莎贝拉·布朗特有什么别的来找他的目的,而他的麻烦已经足够多了。
她要告他吗?不过他写的可是事实,告不了,那么难道是来威胁他让他别再写这种新闻?
然而,对方一开口就出乎了他的意料:“我想跟克林特先生做一个交易。”
克林特一愣:“什么交易?”
“你把爆料的人告诉我……”
克林特没听完就立马拒绝:“这不行,我们这行讲求的是职业道德,如果就这样随随便便的把人家的身份说出来,还有谁愿意提供消息呢?”
伊莎贝拉慢悠悠的瞥他一眼:“我明白,只不过克林特先生很想将功补过吧?”
“……”
“我的条件是,我把一个独家消息告诉你,作为交换。”
克林特下意识问:“什么消息?”
伊莎贝拉笑而不语,他就察觉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人家都说了是交易,又怎么直接告诉他呢?
但是她记得没错,他的确非常需要将功补过,以坐稳自己的职位。
虽然“职业道德”是他先提出的,可是位置都要保不住了,还谈什么道德?他又没有大义到这种地步,一开始因为贪心而把老板出卖的人可不是他。
只是,他无法确定对方所说的消息是什么,值不值得。
“克林特先生,你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考虑了,因为几天之后这个消息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抢先发布它。”伊莎贝拉口吻淡然,“当然,你不相信我的话就当我没有来过吧。”
说完,伊莎贝拉站起来,作势就要离开。
“……请等等。”果然,克林特叫住了她。
……
交换了消息后,伊莎贝拉起身告辞。
“布朗特小姐。”在她走出会议室之前,后方响起克林特的声音,“请问你真的是希莱尔么?”
伊莎贝拉脚步一顿。
克林特紧张得心脏几乎都要停顿了,其实他是相信这个女孩就是希莱尔的,这从她知道告密者时的表情就能猜出来。
只是,哪怕知道对方不会正面回答他,他还是很想从她的口里确认。
“这个啊……”她偏着脑袋,克林特只看见她上扬着的嘴角,“时尚游行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离开《纽约邮报》的办公室后,伊莎贝拉开车回工作室,一路上都在想该怎么处置出卖她的人。
居然是劳里太太么……真是可惜了,她本来还挺看好她的。
可是同时伊莎贝拉又松了一口气,不是布兰登太太她们真的太好了。手艺好的裁缝自然稀有,但她更想要跟自己共同进退的人。
她自问还不至于到心狠手辣的地步,要让劳里太太身败名裂,但是一个会告密的人肯定是不能留的。
只不过,要用什么理由去辞退她呢?
……
隔日,《纽约邮报》又放出一个重磅炸弹:“希莱尔受邀出席时尚游行,与可可·香奈儿、保罗·波列同台竞争!”
报道说,希莱尔受巴黎最著名的一家时尚沙龙邀请,出席九月的秋冬时尚游行!
现在还没有具规模的时装周,跟它最接近的活动就是时尚游行,算是一个小型的时装周,由时尚沙龙举办,邀请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来参加,就像接力赛一样,不同时段都有不同的设计师展出自己的新品,也就是让设计师们轮流在在同一个沙龙里举行发布会,为期数天。
而邀请希莱尔的那家时尚沙龙举办的时尚游行每年都是最盛大最瞩目的,被邀请的设计师还是最顶尖的一批,包括近年很火的可可·香奈儿以及老牌设计师保罗·波列!
果然,当希莱尔要去巴黎参加时尚游行的新闻一面世,人们就几乎把前一篇的忘记得一干二净。
但是因为有前科在,很多人都是对这个消息都是半信半疑的,说不定又是像之前的那样,用失实的报道来提高销量。
然而几天后,法国那边也传来了消息,那家时尚沙龙发布了今年的秋冬时尚游行的名单,希莱尔的名字赫赫就在上面。
希莱尔真的要去巴黎了啊?!
一时间众议纷纷,各大报纸都转载了这个消息,当中以美国的时尚杂志编辑、记者、时尚评论家等时尚界人士最为激动。
他们知道以希莱尔的成绩,他受邀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而意外的是他接受了!邀请的还是巴黎最有名的沙龙,不是那些不知名的小沙龙!
这一举动说明他是不畏挑战的,即便他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欧洲那些知名设计师——虽说这不是一个比赛,但设计师之间难免会被拿来互相比较,所以这也是一次竞争。
即便如此希莱尔还是接受了,光是这份魄力就足够令人欣赏。
有人看好他,也有人不看好他,不看好他的人主要是觉得他的资历太浅了,就算他真的很有才华,跟欧洲的那些大佬比还是有点不够看。
但是不管怎么样,时隔多年终于有美国设计师走出国参加时尚游行了!
上一个被邀请去巴黎的设计师还是富兰克,那都是战争前的事情了,只是富兰克在人才济济的巴黎并没有取得好成绩,欧洲的时尚人士连他的发布会都没瞧一眼,最终黯淡回国。
这种感觉大概就跟2018年冰岛国家足球队成功出线获得了参加世界杯的资格一样,冰岛一向不是足球强国,能参加世界杯简直就是奇迹,作为冰岛人没道理不支持的——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大部份关注时尚的美国人都有这种感觉,他们是充满期盼的,希望希莱尔能在欧洲闯出好成绩,为美国争一口气。
不过……有心思细腻的人发现了一个盲点,那就是为什么《纽约邮报》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难不成他们真的有线人为希莱尔工作?
如此一来,之前那篇爆料说希莱尔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的报道说不定也是真的啊!
然而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时尚游行吸引去了,对于希莱尔的真正身份的讨论也随之被淹没。
与此同时,《纽约邮报》为自己挽留了一点声誉,迈可·克林特的位置因此也暂时保住了。
时尚游行的名单出炉后,欧洲那边肯定也有不少讨论,只是现在没有互联网,无法实时得知欧洲人的反应如何,最快也要在数天后才会传到美国来。
至于劳里太太,伊莎贝拉想来想去,还是让她自己递上辞职信。
因为她突然把人解雇了会令其他人不安,而她又不能给他们解释她这样做的理由,让劳里太太自己主动辞职是最好的做法。
大概是心里觉得亏欠了她,劳里太太没怎么挣扎便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提出了请辞。
……
伊莎贝拉总感觉有人在看自己。
笔尖一顿,她从设计图里抬起脑袋,发现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那么这道视线是从哪里来的?
她目光一转看向窗外,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便揉了揉眉心。
可能是太累所以出现错觉了吧。
伊莎贝拉一般在下午的四至五点离开工作室,有时会早一点,有时会晚一点,这取决于她的进度。
她其实是在去找迈可·克林特的前一天才收到时尚沙龙的信件,工作室上下都兴奋极了,终于要登上欧洲的舞台,对大家而言是极大的鼓舞。
她高兴的同时又有压力,不仅是因为她只有一次主办时装秀的经验,这次还要跟香奈儿同场较量。
但更多的还是跃跃欲试,时尚沙龙并没有规定设计师要展出成衣还是礼服,伊莎贝拉的想法是两者都要有。
她的上一次发布会只展出了八套衣服,放在时尚游行肯定是不够看的,至少得翻倍,这意味着她们的时间非常紧迫,只剩不到半年,所以她从现在就开始画设计图。
她今天五点离开,踏出建筑物的时候又感觉那道视线戳在自己身上,走向路边那辆福特的脚步倏然一转,步向另一个方向。
她想着可能是有些不死心的家伙想调查希莱尔的身份,所以跟踪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来证明她就是希莱尔,于是她进了一家杂货店,装作要购物,实质是趁机看看外面有没有可疑的人物。
然而对方大概是隐藏得好,她并没有发现跟踪的人。
伊莎贝拉随便买了点东西便继续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巷子时故意走进去。
她躲在拐角处,听着渐近的脚步声,屏息以待。
一个人影现身,伊莎贝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将对方按在墙上。
“是谁派你来跟踪我的——盖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