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台郡三地百姓是避难去了,但是地方上的官员衙役也不能跟着全走了,因此鸡鸭大军到达满山被运送着穿过乐马山后,邑台郡三地的地方官就行动起来了。
所有衙役,甚至官员也亲自出动,几地没有随着老人也得到了朝廷运来的物资支援,随着一起帮忙,此外还有莫飞山寨里百姓、交战被俘虏的禹城军队等留驻禹城……总之人手肯定是不缺的。
在这种时候,邑台郡几地是真正达到了军民一心,将运来的鸡鸭赶到易藏蝗虫虫卵和幼虫的地方。
在蝗虫还没有成灾的防治阶段,鸭子起到的作用比鸡要大,鸭子消化能力比鸡要强,盯着地上草间的蝗虫幼虫一吃一个准,而遇到那些已经成虫可以飞的蝗虫,也是用鸡来治比较快。
岚台的县令早已经换下了官服,穿着跟老百姓一般无二的短褐麻衣,弯腰捡起一只鸭子漏掉的蝗虫幼虫,扔到腰间戴着的竹娄里,锤了锤腰直起身,问旁边的县丞,“老马啊,我记得那《常理》中是说这时候的蝗虫人也能吃吧?”
姓马的县丞点点头,“还未成灾的蝗虫人也能吃,等到飞蝗聚成了灾,那就吃不得了,有毒。”
县令笑了,“那看来今晚能加一道菜了,我那老妻要是知道是从鸭子嘴里抢来的,肯定不肯吃,可不能告诉她!”
——《常理》一门是民学必学科目,虽然现在还没有对科举学子有硬性要求,但是不只是民学学子,其实基层官员也被要求必须掌握《常理》一课中的[农事][生物]几门课。
为了让基层官员把这一项落实学习下去,皇帝还特意加了考核呢,且不说基层官员们进了体制内还要考死考活,不过有的关心民生的官员们了解过《常理》那些个科目后,能够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这《常理》确实是有很大用处,然后对《常理》如获至宝。
与此同时。
在皇帝号还在回京途中的时候,安临就已经操控留在琼安里的皇后号做好了另一件事的准备。
——借此次南北战事,快刀斩乱麻一举解决土地兼并。
这话说出来可能太过于天方夜谭了,毕竟在封建统治时期想要解决土地兼并可能比成仙还难,不过以安临来看,这次南北战事正是一次绝好的时机。
只不过这个由皇后‘纪挽霜’提出来可能会引发朝中的一些动荡,安临才忍着只是先暗示了一下。
“陛下那边传来信,北方各士族参与谋反,现都已经被抓准备带回琼安备审。”‘代替’皇帝上朝的皇后在早朝时提起了这件事,“经此一役,北方士族田地全都收归朝廷,众卿对于这些田地的处置可有什么主意?”
“此乃大好事,北方百姓面对旱灾,有这些收缴来的田地钱财,臣认为可以适当减收天下税租,以示抚慰。”纪挽霜她爹第一个出来表态。
接着兵部尚书也出来说,“启禀皇后娘娘,臣认为北方部分田地可以将六成分给百姓,剩下的四成则充作军田、军费开支。北地蓄兵已久,又几十万军籍,此次攻打下北方后需要花费大量财务化私兵为官兵,少不得要管上他们的嚼用。”
安临点点头,“两位卿家所言都挺有理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最想听到的。
安临的目光在诸位臣子中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低眉沉思着什么的杨盛身上,开口说,“右侍郎杨爱卿可有什么见解?”
被点到名字的杨盛走了出来,举笏沉声开口,“皇后娘娘,臣认为可将北方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取消地契不再进行贩卖,等到丈量过后,按照百姓每户人口数量进行分配。但并不是将地契分给百姓,而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力。”
他话语沉稳,述说流畅,一看就知道是早就考虑推敲过无数次的,朝中众臣的目光都往侃侃而谈的杨盛身上看过去。
也有人注意到皇后略带笑唇角,从中察觉到皇后,乃至皇帝的意愿,缄默了声音。
“此为田地统分,若是使用这种方法,往后就不必担忧北方出现隐田隐户了,田税也不必经过士族而直接交到朝廷。”
安临满意地笑了。
看看,还是朕的爱卿知道朕最想听的是什么。
“田地统分么?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政策,先前杨卿在照州已经实用过一些方法了,既然如此,这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安临给了浅才这个政策的充分支持与认可。
“臣遵旨。”杨盛接下旨意。
朝中大臣倒是浅松了一口气,只是北方的话,也还好。
然而谁知道皇后在肯定了杨盛提出的政策后,却忽然话风一转,“不过这项利民政策单单在北方实行,南方的百姓们恐怕要不满啊。”
杨盛依旧是第一个听出这话中意思的——或者说是听出意思后唯一一个敢继续说话的。
他说:
“南北方情况其实也有相似,满山一带此次接纳了大量的邑台郡三地百姓,旱灾何时结束也还未知,百姓不喜迁徙,此次旱灾后应当会有相当一部分百姓留在满山,臣想满山也许也可以行此策,满山开荒也于此策有利。”
户部尚书突然出声进言,“娘娘,此时恐怕还是太急了,不如等陛下回来后在做讨论?”
“不用等了,陛下回来也一样会是这个意思。”安临面不改色,“此事宜早不宜迟,就在今天决定下来,杨卿此策不应限于几地,利国利民之策可在全国推行。”
这已经不是上位的人在朝堂上表现出要整治隐田隐户的决心了,皇帝就已经表现过许多次。
到了现在这时候,任谁都知道反对早就没用了。
户部尚书沉默良久,终究还是没有再反对下去,轻叹深深地行了一礼,“臣七十有六,年老多病,不能复治,还请陛下娘娘赐乞骸。”
安临看着这个老臣,明白了他的意思,遂点头答应,“可。”
其余老臣都是安安静静的。
户部尚书之位就此空悬出来。
这天早朝结束之后,安临留了各位尚书以及杨盛在朝后到议事房议事,对于乞骸骨的户部尚书,安临虽然同意了让他退休,不过想了想还是挽留了他一下,请户部尚书退休后当了太学祭酒,索性户部尚书全家也早就在琼安发展了,乞骸骨也不用回老家种田,这也算是安临回馈老臣们在她登基之初,朝廷无人才时的扶持。
安排好了这个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杨盛的田地统分政策了。
“不是本宫太过急切,而是现在确实就是解决隐田隐户,还税于国家的最好时机,天时地利都在。”私下里在议事房,安临地态度就随意好说话了许多。
“臣明白的。”杨盛说,面上少见地浮现出了笑意,不过大概是想起他面对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后娘娘,他很快收敛起那些笑意恢复公事公办的态度,只有话语中能窥探到他的好心情,“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北方诸地因为这一场战事,土地变成无主之地,满山因开荒与灾民涌入有了推行政策的理由,照州臣已经收回一半,想来有朝廷出面推行臣的政策,拿下另一半不难,云州府的土地也更是早在先前就已经归属朝廷,这样一来土地还没有归属朝廷的地方反而成了少数,只有南方沿海这些地方了。”
“邑台郡,鹤县,岚台三地也是如此。”安临感叹道,“虽然这么说不大好,不过这一场旱灾确实是为解决田地的问题帮了大忙啊。”
安临所知道的历史早已经证明了,想要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把土地收为国有,就少不了打破秩序,而什么能打破原有秩序?无疑就是战争。
宋晋源叹了口气提醒,“娘娘,您有想过,除了这些战乱的地方之外,要怎么把田地从皇亲国戚、富豪乡绅,甚至百姓农户手中收回吗?”
“当然不会白白让他们损失土地,百姓的收回之后会按照家中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少的就有户部订出一个章程,给他们一定的补偿,当然,收回了地契也会适当减租,对于百姓来说是没了一张地契,对于土地的耕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安临早有准备,结合她所熟知的拆迁政策说了一个大致方案出来。
“那若是皇亲国戚来找陛下诉苦呢?像是娘娘您,若是纪尚书来求您将纪家作为例外?您要怎么做呢?这个政策一出,各地的王室贵族就要联合进京面见陛下了,陛下面对他们就和娘娘您面对纪大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啊!”
被拿出来自己跟自己打比方作比较的安临眨了眨眼。
安临:其实也没啥的啦,又不是我亲戚。
不过宋晋源这话倒是提醒了安临,到时候要让人看好太妃们生活的地方,不然肯定会有人通过太妃来劝她。
“宋卿还漏说了一点吧?”安临笑道,“推行这个政策不只有皇亲国戚,富豪乡绅反对,朝廷官员也是置办田地的,全国田地统分,官员作为表率当然也不能例外……这样吧,官员损失的田地就从其他方面用俸禄待遇提升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