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殖民地战略

推荐阅读: 网游之圣光降临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失败?

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立场出发的人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诸多答案。有的人会将其归结为国家结盟方面的短视,也有人会认为是陆军战略选择的谬误。有人觉得是原本完美的施利芬计划被小毛奇所涂改得面目全非,还有一些口径同伦敦绅士保持一致的人将德意志帝国的覆灭源头归咎于是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这两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神圣海权的滔天野心,严重破坏了原本良好的英德关系,从而使得大英帝国毅然挥动手中的圣剑,向这个“邪恶的海盗军阀政府”发出了“势不可挡的”“正义的”审判神光。

平心而论,这些观点的某些部分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德国战略结盟的短视绝对是其决策层的一个重大败笔,外交上纵横捭阖数十年的老宰相在晚年交友不慎,竟然在俄国和奥匈之间选了奥匈这个僵尸作为自己的盟友。无论俾斯麦当时是处于何种关乎内政外交网络的复杂考虑,德奥联盟的决策失误在整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悲剧表现便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多民族二元君主制的国度只适合在和平氛围中联欢发展,而在那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的地区和时代,奥匈打起仗来就是被除意大利之外的所有列强给各种乱干!如果德俄能结成同盟,那么650万灰色牲口和250万条顿汉斯将形成一股铺天盖地的滚滚浪涛,就算是闭着眼睛打都能横扫整个欧洲!

其次。德国陆军战略目标的选择不当、以及在战争期间的来回犹豫。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一场持续近20个月的日俄战争。已然将俄国国内掩藏下的腐朽衰败给彻底揭露;而日本通过前线胜利诱发俄国国内革命,从而签订有利条约的见好就收的成功范例,也是明明白白的就这么摆在了世界的面前。然而整个欧洲却仍旧沉浸在“压路机”不可战胜的魔一般的幻术里,深信这个动员起来的庞然大物将以无穷无尽的人力和资源压垮挡在它面前的一切敌手。如果德国能够看清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将战略重心转向东方;亦或是在施里芬计划失败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去东线打毛子,不要在1916年搞什么“让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西线攻势,那么说不定还能在提前搞定俄国之后,还能以一定程度的让步来达成与英法之间的和解。从而以不败的态势结束战争。清英所竭力推行的西守东攻战略,便是对这一观点的认可体现。

至于将战争失败的罪责归结到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修改上,虽然有失公允(毕竟1914年的情况和1905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清英也不可否认,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修改的确是有着导致德军最终失败的因素。如果毛奇能有施利芬一样的狠辣,敢于像施利芬所原本计划的那样在比利时进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并强征10亿法郎的军费,德国在进攻后期的物资供给将很有可能不会缺乏。而如果毛奇的性格能不过于谨小慎微,在俄军进攻东普鲁士的关头不将整整2个军的战力调往东线(实际上这批军队也没赶上至关重要的一战),而是去填补克鲁克和比洛之间的缺口;那么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却士气高昂的德军右翼便未必不能如愿拿下巴黎,而失去了首都的法国也将有很大可能会与德国和谈。

不过。将德国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海军的发展,那就实在是本末倒置的观念了。英德之间的根本矛盾在于德国不断发展的世界贸易极大挤占了“日不落”帝国赖以为系的海外市场。以及这架近在咫尺的普鲁士战争机器正在朝破坏欧洲大陆实力均衡的趋势持续膨胀。提尔皮茨正是敏锐地看到了英德之间冲突的不可避免,预感英国将会在德国尚未完全成长起来之前,像普鲁士军方对法国的战争谋划一样发动一次对德国的“预防性战争”,所以才通过打造一支大海军的方式来直指英国世界霸权的最脆弱的核心维系——海权!在俾斯麦当政的时代,德国国力相对低微,还远没有能达到能颠覆英国世界霸权的地步,所以才有“没有海军的德国是安全的”这一论调的大行其道。而到了威廉二世时期,强大起来的德国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么发展海军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换句话说,如果德国没有海军,那么英国将能毫无顾忌的对德国恣意揉捏;而如果德国有了一支强大的舰队,那么英国同德国开战的风险将会呈几何倍数上升,因为舰队的损失是这个严重依赖海洋的国家所无法承受的!

而在清英看来,除了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国宣战!经过南北战争后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这个国度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变态的存在:她不仅拥有接近1亿的人口,还实现了超过英国人均工业化三分之一的恐怖进展,综合国力甚至比英法德三国加在一起还要强大!美国这个开挂一般的存在加入协约国一方,登时让深陷战争泥潭、被海量消耗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英法注入了一针极强的强心剂。大量来自美国的物资和军队源源不断地开向欧洲,协约国兵营得到轰然填充,实力得到急剧膨胀的英法对战争的胜利又充满了信心,以至于在协约国经受了俄国退出战争、并割让大片土地赔款60亿马克的重大打击之后,仍旧执意将战争进行了下去。

通过历史不难看出,只要德国陆地战略正确,足以在英法俄三国的联合下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一旦美国加入战争,那么实力的天平则会瞬间发生逆转。因此,清英要想让改变德国的命运,则必须避免与美国的交战;而要想达成这一目的,海军则是其中的关键!

——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他们和英国之间有着所谓的“撒克逊表兄弟”的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的纽带关系,以及出于操着相同语言的原因而去帮英国同仇敌忾。对于国与国之间,特别是这些大国而言,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决不会有哪个国家的决策者会脑残到因为一个虚幻的“同源同种”的原因去帮另一方毁家纾难。美国之所以会参加到战争中去,完全是由于钱的原因。

一战爆发之后,美国最初在大洋彼岸严守中立,以一种悠闲的姿态静观两大阵营进行着的殊死拼杀。随着战争的继续,交战双方都发现最初计划中只会打3个月的战事竟演变成了一场长期战争,各种物资本就储备不足、且在战场上损失巨大的英法,顿时就把目光转向了美国这个工业实力和各种资源都爆棚的国家以寻求支援。面对英法手中大量的真金白银、和购买战争国债的极高利率的诱惑,贪婪的美国资本家们馋涎狂吞,立即推动国会通过了“现购自运”的法案,将武器弹药原料矿石等禁运品敞开了销售。

尽管这个法案表面上是对交战双方都平等开放的条约,但由于英国大舰队在斯卡帕湾所实施的远程封锁,德国的远洋航运陷入中断,仅能凭借潜艇将一些微不足道的货物运往本土,美国实际上成为了单方面为协约国输血的超级血库。随着战争的持续,美国在赚饱了真金白银的同时,也认购了协约国所发行的海量债务: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在大战爆发的两年半的时间里,通过“现购自运”的方式所持有的英法债权数额达到了惊人的100亿美元。至此,美国的钱途也就和协约国的战局捆绑在了一起,成为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协约国能够获胜,那么这些钱就有收得回来得保障;而如果协约国在战争中失败、或是以一个得不到任何利益得筋疲力尽的态势同德国和谈,那么本身经济在战争中已然遭受重创的英法将很有可能还不上这笔款子,美国人所发出的海量借贷就真成了无私援助的空心泡沫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迟早都会搭上英法的战车,德国所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只不过是给华盛顿方面提供了一个宣战的理由。

如此情况便很明显了。只要协约国继续如历史上一般独享海权,那么则极有可能如历史上一样将美国这个开挂国家拖下水与德国为敌;而德国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则必须打碎英国在海上的远程封锁,并开辟一道沿挪威海岸北上、之后通往美国的海上航道。只有德国能够利用大洋,通过物资输入来润滑战争机器、同时绑架美国的国会金融,这个对德国而言的最大隐患才会真正消除。而要实现这一点,德国海军必须要拥有一举打破大舰队封锁、并将其一举歼灭到无法威胁这条航线的强大战力。这也正是清英孜孜不倦强化海军的核心原因!

最新小说: 万界大起源 术士笔记 不敌她千娇百甜 骑砍战记 重生之热血乒乓 从熊孩子走向无敌 漂亮知青返城后[穿书] 从斗罗开始的系统 当绿茶美人穿成炮灰男配后(穿书) 声优养成大师 斗罗之幸运之子 诸天仙侠从绣春刀开始 神豪开局逆袭奖励千亿 非典型性女尊 伪装雌虫,A爆全场[电竞] 五零俏花媳 逃离海洋馆[无限] 网游天启之神 我在战锤当第四天灾 异能力是百分百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