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自定方案
“是的,我就是担心分成四支船队后单支船队在航行过程中遇到敌方小船队缺乏抵抗力,那就糟糕了,我们损失不起舰船。”云枭寒回答。
“那阁下打算怎么办?”纳尔逊问道。
“我建议您采用轮转运输,在攻下别的沿海城镇后,在卡西斯城的运输船队就可以不装满物资,装一半就能出发来攻下的新城镇,在新城镇装满物资后再运去卡利亚里城,这样三支船队也勉强能形成一个三角循环。”云枭寒建议道。
“这个思路的确可行,卡利亚里城离这边并不远,如果只是跑卡利亚里城与卡西斯城的往返花不了多少时间,两支运输船队轮换的话两支船队其实有大部分时间都得浪费在卡西斯城等待装载物资,而换成三个地点轮转的话,虽然多跑了一点路,但时间上仍然是绰绰有余的,并不会出现空窗期。”纳尔逊迅速反应了过来。
从这个答复上就可以看出来,纳尔逊只是因为缺乏后勤和管理经验而没有立刻想到这点,他之前毕竟只是一名海军将领,更多的是进行训练和指挥战斗,最近一段时间才成为一名领主,管理经验有些不足,也没有负责过后勤,但他的AI毕竟在这,也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只要稍微思考下就可以得到结果。
“既然纳尔逊阁下您也觉得可行,那海上的事务就拜托您了。”
“阁下太客气了,都是为公爵效力,再说您才是承担主要风险的人,我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云枭寒阁下还请小心,不要过于勉强,您的能力和对公爵的支持远比物资和格洛亚城重要。”纳尔逊诚心诚意的说道,他本来就觉得云枭寒很有能力,今天云枭寒与他的这番交流更是让纳尔逊对他刮目相看。
以亚尔大陆的教育水平,既懂陆战又懂海战,还有大局观的人才真是太少见了,更不要说莉雅对云枭寒的看重和信任都是明摆着的,纳尔逊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比不上云枭寒的。如今大家都是莉雅的封臣,只有封君发展好了,大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能有云枭寒这么一个大才在莉雅身边施加影响,对整个萨丁领显然都是有利的。
“恩,我知道,感谢阁下的关心。”云枭寒回答。
“哦,对了,您的军中有没有可以使用信号法术的法师?如果没有的话我给您安排两个。”纳尔逊问道。
云枭寒估计巴索应该是有的,毕竟他曾经在帝国法师团中服役了20年,这类军用法术八成是学过的,不过一方面并不能百分百确认他是否拥有信号法术,另一方面巴索算是云枭寒手头上比较出色的将领了,让他跑来发信号显然有点大才小用,而且纳尔逊提供的法师又不可能只会信号法术一个法术,两名法师多少也是点战力,不要白不要,当然,话是不能这么说的,云枭寒很有技巧性的说道:“方便的话就给我安排一下吧,贵方的人,彼此知根知底,联络起来也方便点。”
“好的,我马上给你安排。”纳尔逊很干脆的回答。没过多久,两名50级的法师NPC就来到云枭寒面前,纳尔逊对他们交代了一句后,云枭寒就获得了对这两名法师NPC的临时指挥权。
结束了和纳尔逊的沟通,云枭寒便确认了第三项分歧选择,然后开始写行动方案。
考虑到玩家缺乏实际管理和后勤经验,系统还是给玩家降低了很多难度,这个行动方案并不需要玩家写的太详细,只要写个大概思路,然后NPC就会自主根据方案去操作。当然,如果玩家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极强的信心,也可以写的更细一些,如果真的言之有物,就会很明显的提高NPC的工作效率。
但云枭寒也清楚自己只是半瓶醋,他又不是他师傅死也咬你那种BT,他甚至连总调度都算不上,因此根本没想过要写的很细,提供个大概思路,然后再在他比较有把握的细节上强化一下。
他的思路并不算特别高明,就是分一些物资给民众,让民众帮他干活,大部分玩家或许都能想到,但云枭寒在部分细节上的考量却比较到位,尤其是心理细节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劫掠对象只是城内公仓、卡西斯城城主,以及部分与城主关系较近的贵族,对其他贵族只是勒索一笔自赎费就好,钱可以让他们自己报,贵族都好面子,为了不在贵族圈子中成为笑柄,并被人排斥,他们会主动缴纳符合身份的赎金。
普通民众的东西不抢,一方面没多少有价值的物品,另一方面还要他们帮忙搬物资;而不抢劫大多数贵族的原因也很简单,《抉择》的社会体系就是一个封建贵族体系,玩家可没有办法开启民智,也没有实力去挑战这个体系,挑战整个贵族社会简直就是作死。更何况,云枭寒自己就是贵族,莉雅也是贵族,屁股决定脑袋,他脑残了才会自己反对自己。
把城内物资中的部分生活物资,比如粮食、锅碗瓢盆、家具等民众有较大需求,不易搬运又价值不高的物资作为酬劳,雇佣卡西斯城中的民众为本方搬运物资。
当然,虽然名义上是雇佣,也给酬劳,但一开始的时候肯定要上点强硬手段才能逼民众出来干活,老百姓的胆子不大,一味怀柔可没有用,而且民众也需要个借口,强逼的责任总比主动搬运小一些。
最关键的是,如果只是雇佣,就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民众不愿意出门,人都有从众心理,人多就会想着法不责众,人少了却不敢干,再加上搬运物资的人越多越好,所以干脆把所有城内普通民众都逼过来搬货,帝国军人只要督工和根据工作量给酬劳就好,只要酬劳给多点,自然能打消民众的反抗心理,这就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给颗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