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李建想办法开口,身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大王何必为了此事如此生气?不如臣召几名舞姬前往寝殿,跳几首曲子,也好让大王舒舒心。”
说话的是一名站在李建身边,年纪大约在二十八九左右的男子。
这男子和李建一样身着赵国郎中卫队都统制服,乃是赵国中大夫楼昌。
李建看了楼昌一眼,微微皱眉。
楼昌是楼氏这一代的族长,其父楼缓曾经短暂出任过赵国、秦国相邦,如今长住秦国。
有楼缓这层关系,楼氏一族在秦、赵两国之间摇摆不定。
历史上秦国在长平之战取胜后,楼氏便果断投入秦国怀抱,成为了“赵奸”。
具体到楼昌此人,他年近三十才出任都统,属于是靠资历而并非靠能力的平庸之人,成日里想的也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每每向赵王进言都离不开吃喝玩乐,十足的佞臣面孔。
对于这样的同僚,李建自然是喜欢不起来的。
赵王听了楼昌的话之后哼了一声,道:“眼下大赵有事,寡人作为大赵之王理当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哪里有什么时间和舞姬享乐,简直胡闹!”
楼昌被赵王训斥了一通,不由脸色讪讪,不敢再说话。
李建心中微微一动,开口道:“若是大王因方才大殿之中的事情而烦恼,臣倒是有些主意。”
赵王闻言顿时一喜,对着李建笑道:“寡人就知道你李建是个有主意的。快,把你想的主意都说出来。”
一旁的楼昌见状,顿时心中大为不满,瞪了李建一眼。
李建开口道:“臣有上中下三策,不知大王想要听哪一种?”
赵王吃了一惊,道:“方才群臣都提不出一个能让太后满意的计策,你竟然能提出三样?”
楼昌咳嗽一声,冷声道:“李都统,若是太后知道有人竟然在大王面前乱嚼舌根,会相当不喜的。”
李建闻言,顿时“吃了一惊”,道:“大王,臣倒是忘了这回事,还请大王当臣今日什么也没有说过。不然太后知道后怪罪下来,臣委实担待不起。”
赵王闻言顿时大怒,对着楼昌喝道:“寡人问的又不是你,你给寡人在这里添什么乱?马上给寡人闭嘴,不然今后你就不用再出现在寡人面前了!”
楼昌闻言大惊,赶紧跪下谢罪不迭。
赵王骂了楼昌好一会,怒气才算是平息一些,抬头看向李建,温声开口。
“你尽管献计便是,若是母后当真怪罪于你,寡人自然也会为你一力担待。哼,寡人可是赵国大王,难道连你都保不住不成?”
听着赵王的话,李建脸上自然是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趁机狠夸了赵王几句,让赵王心情越发舒坦。
楼昌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嘴角不停颤抖,目光如刀,恨不得将李建千刀万剐。
李建开口道:“大王,臣先说下策。这下策便是大赵出兵直接进攻魏国。”
赵王哦了一声,道:“就是廉颇大将军的计策嘛,为何此计是下策呢?”
李建道:“自魏国成立以来,它便是和秦国爆发战争最多的国家,和秦国有着很深的仇怨。”
“如今大赵出兵魏国,等于是主动将魏国推向秦国的怀抱。有秦国的支援,大赵出兵必然是没有办法奈何得了魏国的。”
“若是秦魏两国因此结盟并联合进攻大赵,那大赵在战略态势上就太过被动了。”
“直接出兵魏国看似解气,实则完全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恶化大赵的国际处境,因此乃是下策。”
赵王脸色恍然,道:“原来如此,难怪廉颇大将军的计策被这么多人反对。寡人想了一下,确实这个计策并不可取,那中策呢?”
李建道:“中策,便是派遣使者对魏国施加压力,同时可借助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之间的关系进行劝说。”
“魏国毕竟是弱国,想来也不愿和大赵这样的强国撕破脸皮。在多方劝说之下,魏王很有可能会继续保持中立,秦国也就无从获得新的盟友了。”
赵王闻言有些不满,道:“所以你的中策,仅仅是让魏国不倒向秦国就满足了?”
李建笑道:“大王误会了,臣的中策其实是尽可能的保持现状。立赢夫人为王后之前的魏国不就是既不靠拢秦国,也不和大赵结盟吗?”
赵王楞了一下,道:“算你有理,这中策……嗯,你且说说上策吧。”
赵王的反应,其实也在李建的意想之中。
换一个沉稳一些的君王,这个中策已经是非常好的选择了。
赵王毕竟年轻气盛,又刚在大殿之中丢了面子,急切的需要找回场子。
这种时候,一个稳妥却并未改变现状的计策是无法得到赵王采纳的。
李建道:“臣的上策是希望大王能向太后进言,在大赵和魏国边境举行一场春狩!”
“春狩?”赵王脸上露出惊讶表情。
李建点头道:“正是如此。只不过这一次的春狩规模尽量大一些,可以调集大赵边骑军团的精锐南下。”
赵王道:“为何要这么做?”
李建道:“大军齐聚边境,魏国必然派人前来打探。我边骑军团之精锐天下皆知,只要在狩猎时展现出来,必然能极大的震慑魏国君臣。”
“见识到大赵边骑军团精锐军容之后,魏人心中必然惶恐,唯恐大赵大军随时南下攻击大梁,自然也就绝了和秦国结盟之心。”
“此时若是再派出得力说客前往大梁城,便可借势说服魏王和大赵会盟。”
“如此一来,大赵不和魏国开战,不伤一兵一卒,却依然获得了魏国这个盟友。将来在对抗秦国之时也更有底气,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王张大了嘴巴,年轻的脸庞上满是震惊的表情。
足足过了好一会,赵王才回过神来,猛的一拍大腿,满脸赞叹。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李建,寡人就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寡人有你,便如齐桓公有管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