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钢是渭水新城各个作坊里头有数的高手。
虽然他的知名度跟阎立本这些大匠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但是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他却是一点也不会更差。
不客气的说,一个王宝钢的价值,绝对比一个县令要高。
“宝钢啊,这一次《渭水周刊》的创建,陛下是非常重视的。
虽然总编辑是阎立本,但是报刊的审稿工作,却是由你来主要负责。
你可不要小瞧这个审稿工作,陛下可是亲口说了,每一期的《渭水周刊》,他都是会亲自过目的。
甚至在有空的时候,他还会参与具体的审稿工作。”
渭水书院里头,马周亲自在跟王宝钢交代《渭水周刊》的事情。
经过跟李承宗的深入沟通,马周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与此同时,他对于李承宗的很多思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马尚书,您放心,这《渭水周刊》有整个渭水书院的支持,长安书店那边又会帮我们解决具体的排版、印刷问题,我要是还不能把审稿工作做好,就愧对陛下的信任了。”
王宝钢对自己的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些年,跟着李承宗的发展步伐,他的人生也算是实现了跨越。
原本不被重视的技术,现在成为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
并且大唐现在是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内容,这让王宝钢在渭水新城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
甚至在长安城里头,一般的勋贵官员也都不敢轻易的得罪王宝钢。
毕竟,他是属于那种有机会亲自见到李承宗的人。
一个人的影响力的大小,不完全是看你的职位的。
在封建时代,能够有机会见到李承宗,甚至有机会经常见到李承宗,你的影响力就会变大。
要不然历朝历代,皇帝身边的太监的影响力,怎么会那么高呢?
一个五品不到的太监,甚至可以轻易的坏你一个二品、三品大员的大事。
“这《渭水周刊》的运作,跟研究一般的技术不同,你需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
当然了,最关键的就是选出真正好的文章,这是最主要的目的。
与此同时,让《渭水周刊》的公信力提升,知名度提升,也是需要你去考虑的事情。”
马周作为民部尚书,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
后面自然是不可能亲自跟进杂志的具体运作情况。
所以现在也是不怕啰嗦的多叮嘱一下,免得到时候搞砸了。
“这个倒是好办,我回去之后在各个作坊里头好好的宣传一番,也把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文章跟大家的将军挂钩,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
整个大唐,我们渭水新城的作坊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只要我们作坊里头的匠人们重视了,其他作坊的匠人自然会跟风。
至于各个书院里头的情况,就更加好办了。
到时候直接把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跟大家的升职联系在一起,就不怕大家不积极。”
王宝钢可不是刚刚进入到社会的萌新。
对于如何应对不同的人,他有着不同的方案。
“这个办法可以考虑,不过单纯的依靠这些也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让大家进一步的感受到发表文章的好处,最好就是能够跟他们分享发表文章的收益。”
“发表文章的收益?”
王宝钢有点困惑的反问道。
很显然,这句话他有点搞不懂。
发表文章还有收益的吗?
“我们的《渭水周刊》是要对外发售的,这对外发售,自然也就可以挣钱了。
我们成立周刊的目的,本身不是为了挣钱。
周刊的运作,书院会划拨专门的经费,所以挣的钱就可以充分的跟各个作者分享。
至于如何分享,你可以制定进一步的规则。”
马周这么一解释,王宝钢倒是有点理解了。
不过,他还是觉得有点奇怪,说:“马尚书,现在大家想要初版文章,都是需要自己花钱的,根本没有办法挣钱。
我们有必要这样子吗?”
“当然有必要,只要大家发表文章的积极性上来了,研究新技术的积极性才会上来。
因为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才有机会不断的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文章。”
马周很清楚李承宗要求搞出这么一个《渭水周刊》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刺激大唐的科研的发展。
既然如此,那肯定是刺激作用越明显越好了。
……
“大王,我们蒸汽机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了,但是距离样机出来还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我觉得可以先把现阶段的成果在《渭水周刊》上面进行发表。”
蒸汽机研究所里头,阎立本主动的跟李承德沟通着论文发表的事情。
作为《渭水周刊》的总编辑,阎立本还是很清楚这个周刊的重要性的。
与此同时,他也知道蒸汽机在李承宗心中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肯定是要让李承德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一些文章了。
“皇兄最关注的是我们的蒸汽机什么时候可以制作出来,我们的火车什么时候可以生产出来。
这写文章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李承德现在一门心思的都扑在了蒸汽机研究上,显然有点不理解阎立本为何会有这个看法。
“蒸汽机的制作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大家都利用《渭水周刊》不断的发表着自己的研究进展,提出属于自己的一些科学观点,才能让整个大唐的技术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陛下让属下成立这个《渭水周刊》,显然也是有着这方面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考虑,大王其实更加应该多写一些文章发表在杂志上,这也算是给陛下的一种另类的汇报啊。”
对付十来岁的李承德,阎立本自然很有招。
你不是在乎陛下的看法吗?
那我就把这个事情跟陛下的看法联系在一起。
这么一来,李承德的积极性自然就上去了。
“此话当真?”
“当然!”
“那行,等会我就写一篇文章给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