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大喜,忙命人将河道图呈上来。
展开足有两米多高,五米多长的河道图被几位太监扶着展示在新帝面前。
这幅图看着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陋。
封寒笙请几位官员画了好几幅河道图,这一幅是最简洁的。质地上好的宣纸上清晰的勾勒出利落的线条,就连山川河流都不过寥寥几笔带过。
空白处,用工整的楷书大大的写出地名,让人一眼就能看懂。
而最妙的,便是封寒笙亲笔写在河道两侧的数据。上面用数字简要的罗列出这几年来这一处的天气情况、人口数量、每年增长或减少的人口数量、每亩地的收成、粮食肉类等食材的价格、农家一整年的收入等情况。
就在这些数据让人看的触目惊心的时候,下面又罗列出待河道完工后,预计的亩产,粮价,税收等情况。
大起大落,一下子就让人印象深刻起来。
新帝认真的看完,被河道完工后的数据喜的心跳加快。他忍不住认真地看向封寒笙,“封卿,这些数据可是真实的?”
封寒笙点头,轻描淡写道:“回禀陛下,这些数据都是臣和幕僚还有当地官吏们翻阅当地的文书,走访当地百姓后得来的。”
“而下面的那些数据,则是询问过工部的官员们河道完工后的水位、水量,再根据当地的土地的多寡,肥沃程度等许多因素保守估计出来的。”
保守估计……
新帝伸手按住自己砰砰直跳的心跳,龙心大悦,“甚好!甚好!”
这会,他突然有些愧疚于自己随了那些大臣们的意,将封寒笙调回来了。
若是孙哲等人在这事上糊弄了事,导致河道完工后松州的粮食产量达不到预期怎么办?
只要一想到这年产量足以支撑北部边境军队消耗几个月的粮食就这么没了,他就抓心挠肝的难受。
一直默默的站在那里仿佛自己不存在的小太监也忍不住敬佩的看向封寒笙。做事的官员不少,会做事并且做实事的官员也不少。但是会做又会说,并且在说出自己的辛苦的同时还不引起上位者反感的他还真没见到过几个。
而这位,算是其中翘楚。
正在新帝惋惜懊恼并开始思考对策,让去往松州的孙哲等人不敢怠慢此事的时候,殿外顶着烈日站了许久的几位重臣站不住了。
其中户部尚书擦了把额角晒出来的汗珠,犹豫着说:“北部边境军情紧急,臣等不敢再耽搁,还请这位吏员知会陛下一声吧。”
那吏员闻言面色一肃,连忙点头,“陛下早有交代,但凡涉及北部边境都是大事,要即刻禀报。”说罢,三步并做两步,快速往殿中走去。
同样晒出了一脸汗的太子太傅忍不住侧目,而户部尚书镇定自若,甚至还对他点点头。
不多时,那位吏员的脚步声打断了某种氛围,他生怕延误了军情,进殿后便大声道:“启禀陛下,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等诸位大人在殿外求见。”